News-20150720

来自cslt Wiki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讣 告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方棣棠,于2015年7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医三院 去世,享年85岁。

兹定于2015年7月22日(星期三)上午10:00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文德厅举行遗体告别仪 式。计算机系安排车辆于7月22日上午8:45自东主楼门口发车。

有意敬献花圈、挽联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需要乘车的个人,请于7月21日12:00前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办公室丁老师联系,电话:13810020352;电子邮箱:dingli@cs.tsinghua.edu.cn。

特此讣告。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5年7月19日  


Fangdt.png

方棣棠先生生平简介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语音处理研究领域德高望重的方棣棠先生。

2015年7月16日,方先生在家中不慎摔倒,抢救无效,于2015年7月17日下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5岁。

先生祖籍广东中山,1930年12月生,原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1953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56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电机系。先生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及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1979年初,先生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创建语音识别科研组,担任组长。经过几年努力,先生和科研组同事们为研究生开设了“数字信号处理”和“语音信号的数字处理”等课程,为本科生开设了“信号处理原理”和“语音信号处理原理与应用技术”课程。1981年,语音识别科研组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迄今已累计培养了上百名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不少成为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相关领域的优秀拔尖人才,在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学术研究机构中做出了突出成就。

在担任语音识别科研组组长期间,先生特别注重实际应用和提高学术水平,科研组的科研水平一直处于国内先进地位,科研成果也多次获奖。1981年,在第一届全国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学术会议上,展示了非特定人地名识别演示系统,78个地名语音识别率达到90%以上。1986年,“汉字语音输入系统”通过国家教委科技司鉴定,鉴定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汉语语音听写机系统”,中央电视台在当天晚上发布了该消息。1987年,“计算机汉语语音识别、合成与应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实时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语音输入电话自动查号系统”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94年,“非特定人汉语语音-文字输入试验系统”通过国家教委委托清华大学主持的鉴定,鉴定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非特定人汉语语音听写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世纪九十年代,先生推动“语音识别技术研究”纳入国家“863计划”。在“863计划”经费支持下,先生主持开展了“连续语音识别的研究”,包括连续语音识别的语音库录制、连续语音识别技术等多项研究。先生还定期组织国内相关研究单位进行评测和学术交流,极大地推动了国内语音识别技术研究的发展。

1990年,先生倡议创办了两年一届的“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吸引了全国几乎所有的相关研究人员参加。先生退休后,仍然十分关心该学术会议,积极推动了学术会议的常设机构的筹建工作,为该学术会议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先生待人真诚,对后学晚辈关爱有加,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春风化雨,指导培养的学生都是品学兼优,当年的同事也个个成就斐然。先生能帮助到别人的总是热情帮助,一些困难能自己解决的从不愿麻烦别人。

先生科研作风严谨,无论是项目研发还是指导学生,先生对于科研工作中发现的每个问题,都会深究到底、查出原因,从不轻易放过,经常与同事、学生们一起,在计算机前认真核对每个可疑的数据。

先生在语音识别研究领域上投入了毕生的心血与精力。先生年过古稀,仍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研讨语音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2011年,八十多岁高龄,完成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坚持到实验室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探索汉语语音识别真正走向实用的道路。先生的逝世,是我国语音处理相关领域的巨大损失!

斯人已逝,长歌当哭。方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先生之德,高山景行!先生之教,日月同辉!


安息吧,敬爱的方先生,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