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参考-05

来自cslt Wiki
2022年7月30日 (六) 13:05Cslt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学目标

  • 通过了解图灵的生平,激发对人工智能科学的热情
  • 通过了解图灵的三点主要贡献,理解他对计算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奠基性贡献
  • 通过学习图灵测试,对人工智能的基础标准有所理解

教学内容

少年天才

  • 艾伦-图灵,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在读小学时,他的老师就曾写道:“我见过不少聪明勤奋的孩子,然而,艾伦是个天才”。
  • 1926年,图灵进入伦敦谢伯恩公学,表现出对科学的极大兴趣。16岁的时候,图灵接触到了爱因斯坦的工作。据说图灵不仅可以读懂这些论文,而且已经推测出了爱因斯坦对牛顿运动定律的批判。
  • 1931年,图灵考入剑桥大学。1935年因一篇证明中心极限定理的论文被选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员,当时他年仅22岁。

图灵机:计算机科学的奠基性工作

  • 1936年,年仅24岁的图灵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上的应用》,文章提出了被后人称为“图灵机”的通用计算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准备好了理论基础。
  • 图灵机是一个表示计算过程的数学模型,或者说是一台假想的机器。这一机器包括一条无限长的纸带,一个读写头,一状态寄存器,外加一套运行规则,即程序。图灵证明,这样一台简单的机器原则上可以完成任何在有限步骤内可完成的复杂计算。这一结论为通用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为这一伟大贡献,图灵被人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没有计算机的诞生,也就没有人工智能的开端。
  • 1945年前后,包括约翰·冯·诺伊曼在内的科学家们逐渐确立了计算机设计的基础原则,明确使用二进制计算,像存储数据一样存储程序,并将计算机分成五大组件。这一结构称为存储程序结构。 1946年,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诞生;1949年,第一台基于存储程序结构的可运行电子计算机EDSAC面世,人类进入计算机时代。
  • 没有图灵,就没有计算机,没有计算机,也就不会有人工智能。从这一点上看,图灵是为人工智能准备工具的人。


人工智能的诞生

  • 1948年,图灵发表了一篇题为《智能机器》的报告,提出了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智能的思想,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 1956年,约翰•麦卡锡等一批年轻学者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暑期讨论会,探讨实现智能机器的方法,史称达特茅斯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约翰•麦卡锡提出的 “人工智能”一词成为新科学的名字。从此,人工智能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